文豪1978 第688节

  「我哥以后就去留学了,车他又带不走。」
  「平时学习没见你反应这么快」
  父子俩正争执的时候,陶玉墨说:「要开这车可以,能考上水木吗?」
  陶希武傻眼了,需着说:「水木—-水木有什么了不起的!」”
  过了初三,长安街上早晚挤满了上班的车水马龙,冲淡了春节的气氛。
  小六部口胡同的院子里,来了两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客人。
  说是熟悉是因为相识多年,说陌生是因为这几年久未见面。
  见到洪子诚和杜蓉,林朝阳略显意外。
  「你们俩怎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将两人让进了屋子,又给二人倒茶,林朝阳的态度殷勤,令洪子诚和杜蓉心生感动。
  「说起来可有两三年没见面了。」
  「是啊。你虽说年年回京,可时间太有限了,轻易也见不到面。」洪子诚说。
  杜蓉性格开朗,见了林朝阳先是相看了他一阵,才说道:「你现在可富态了,有点大文学家的样子!」
  「挖苦我是吧?什么大文学家!」林朝阳笑看说。
  「我这可不是挖苦。」杜蓉的语调爽快而伶俐,表情鲜活,「你现在在国际上的名气越来越大,以前那些名家也没达成这种成就啊!」
  林朝阳摆了摆手,「得了,你就别埋汰我了。
  杜蓉笑哈哈的说了两句,便换了话题,跟林朝阳聊起了图书馆现在的变化。
  图书馆这种地方,等闲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这几年馆里最大的就是人事变动,谢道源退休了,取而代之的是庄守经,还有不少老人也都退休了。
  除了人事上的变化,馆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利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计算机磁带检索数据开发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代图书馆系统。
  馆员们各个都得学习计算机,不少老同志怨声载道。
  「不过总体还是有利的,大家的工作确实是方便了不少。」杜蓉最后总结了一句。
  「时代在发展嘛,大家也得活到老、学到老。」
  「没错,是这么个道理。」
  洪子诚接着杜蓉的话,问林朝阳:「这次回来,打算哪天走?」
  「还没定下来。文协那边邀请我开个座谈会,时间还没确定。」
  「是为了《舌尖上的中国》吧?」
  「是。」
  聊到这个话题,洪子诚有些兴奋,「你这部书可真给咱们国人提气,这段时间我接到好几封学生的来信,都提到了你这本书,在美国可是相当受欢迎!」
  「也亏了当时在《纽约客》发表,杂志影响力大。」
  林朝阳习惯性的谦虚一下。
  洪子诚说:,「杂志发表的专栏文章多了,能这么受欢迎的可不多,可惜就是还没在国内发表,是这两天上市吧?」
  「是。」
  《舌尖上的中国》年后将在内地出版,提前一个多月就已经打了不少图书广告。
  「到时候我可得好好欣赏欣赏。」
  聊了一阵,洪子诚问林朝阳:「朝阳,我们系里打算给你颁个荣誉博土的学位,你觉得怎么样?」
  林朝阳早知今天洪子诚和杜蓉来肯定是有事,只是没想到居然是燕大想给他颁荣誉学位。
  他微笑着说道:「这可是好事。我原来就一个函授本科文凭,这下子可好,书都不用念,成博士了!」
  林朝阳的语气轻松谈谐,让洪子诚和杜蓉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洪子诚之后又解释了起来,本来从87年林朝阳得了勒诺多文学奖,燕大中文系就有声音说应该给林朝阳颁个荣誉博土。
  燕大建校后没有荣誉博士一说,直到1983年才搞起了荣誉博士的授予。
  大家认为中国文学在国际上向来没什么声音,勒诺多文学奖在欧洲文坛属于主流文学奖项,份量不轻,林朝阳的得奖是有开创性意义的。
  在中文系不少教师看来,这样的奖项完全值得一个荣誉博士。
  更何况林朝阳还是燕大自己人,当年还有过在中文系旁听的经历,说出去也是一桩美谈。
  但这个想法在学校看来,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很多大学的荣誉博士真就是「荣誉」,每一两年颁发一次,已经形成了惯例,港中大便是如此。
  但燕大的荣誉博士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按照燕大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荣誉博士学位的授予对象要符合以下条件:
  学者和科学家需要在学术上造诣高深,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具有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地位和威望,在促进我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政治家则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在增进我国对外友好合作、扩大我国国际影响方面做出了长期、突出的贡献。
  社会活动家和知名人士则要在促进国际友好往来和全面合作方面、声誉卓着,在繁荣和发展我国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事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这个条件堪称苛刻,因而到89年才授予了8个名额,这些人里每一位都属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而且在此之前,燕大的荣誉博士还没颁给过国人。
  林朝阳固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超越一般国内作家的成就和荣誉,但距离「在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这一条件明显有些差距。
  因而中文系的这个提议在当年只是简单讨论一下就被学校给否了。
  直到前年林朝阳获得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传来,洪子诚他们,
  这些人认为林朝阳如今在国际上名声显着,连着得了两个文学大奖,应该算达标了。
  但在燕大看来,这样的成就依旧不够,因为燕大之前的荣誉博士给的都是李政道、欧格·波尔这一级别的人物。
  洪子诚说到这里,脸上露出苦笑。
  「我当时还和老谢开玩笑,说你这个荣誉博土,说不定得等哪天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才能拿到手,那个时候谁还稀罕个燕大的荣誉博士啊!」
  林朝阳笑道:!「怎么会不稀罕。放在古代,我这叫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洪子诚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接着说道:「反正这事提了两回,学校没同意,我们也就放下了。结果去年年末,学校主动提起来了这件事,说要给你颁个荣誉博士。
  当时我们还纳闷几呢,你这也没得诺贝尔文学奖啊,怎么就答应了呢?
  后来老孙到学校开会,回来跟我们说起来大家才明白过来—
  洪子诚口中的老孙是孙玉石,中文系原来的系主任杨晖卸任之后,孙玉石成了继任者。
  据孙玉石说,林朝阳虽然没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去年在「在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方面」可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贡献有二,第一是他在七月份访问湾岛,在岛内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旋风,也为两岸的文化、政治交流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第二,是《舌尖上的中国》在美国的广受欢迎,不仅是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记录,更关键的是为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第567章 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
  洪子诚说了半天,将燕大要为林朝阳颁荣誉博士的前后讲了个明明白白,最后说道:「所以说啊,你这个荣誉博士是实至名归。」
  林朝阳哈哈笑道:」「你就别捧我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学校的好意。」
  林朝阳至今工作关系仍在燕大,所以即便停薪留职多年,也依旧算是燕大人。
  他现在也终于知道了前几天岳父为什么会询问燕大是否联系过他,想来岳父肯定是提前知道了消息。
  洪子诚、杜蓉和林朝阳关系不错,今天代表学校和他私下沟通,确定了细节,接下来就要进入学位授予的正式流程。
  下个月学校评定委员会就会提名林朝阳,并且还要审核一系列的资料,
  听起来可比香江中文大学的荣誉学位流程正规多了。
  「最快的话,3月份应该就会批准。」
  离开之前,洪子诚对林朝阳说道。
  两人走后没一阵,陶玉书回到家,看起来心情很好。
  「有什么好消息?」林朝阳问。
  陶玉书笑容灿烂,「部里同意星空卫视落地了!
  她口中的「部里」是广播电影电视部,今天陶玉书出门就是去那里,美其名日是跟艾、田两位领导拜年,实则是打听一下她年前申请的两件事情。
  「星空卫视能进内地?这么容易?」林朝阳的神色有些惊讶。
  「暂时只有广东地区可以落地。」
  林朝阳放下了心,他就说嘛,电视台这种宣传武器,上面怎么可能轻易松口。
  广东那边因为是开放前沿,这些年本来就一直能接收到香江的电视信号「好歹是合法合规了嘛。」
  陶玉书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也没奢望能一口吃个胖子,星空卫视能落地广东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广东是一省之地不假,可实际不管是人口还是面积并不逊色于一般的小国,能落地对星空卫视的发展帮助还是很大的。
  不过未来星空卫视落地广东,肯定不能用原有的四个频道。
  两地之间虽说是同文同种,但这么多年来文化、风俗到底还是有了一些差异,最关键的是内容审查这一块内地要更加严格,所以陶玉书计划单独开辟一个针对内地地区的频道,
  新开辟频道,光是租用卫星转发器一年就要3000万港元,再制作一些针对内地观众的电视节目,一年打底要烧1亿港元经费。
  但对星空卫视来说依旧是大利好,因为新的频道大部分的节目都可以使用星空卫视的节自版权,节省了大量资金。
  照星空卫视内部的估算,作为覆盖一省之地的电视频道,新的频道诞生之后,每年保守将为星空卫视带来1.4亿人民币的广告收入,相当于2亿港元,稳赚不赔。
  这个数字并非是无得放矢,而是星空卫视的高管们参考同时期的广东电视台和沪上电视台广告收入得出的数字。
  并且星空卫视的电视节目水准要远超如今的内地,未来收视情况应该会很乐观,随看内地经济的不断繁荣,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为星空卫视未来的发展谋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陶玉书心情大好。
  「矣,你说新的频道,起个什么名字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