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760节
「虽然同样展现出了战天斗地的无畏精神,但《猎人安布伦》与《老人与海》有着极大的不同,它并不阐释悲剧,反而是积极的、乐观的,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悲悯之情的。
它所表达的情感如同深沉的大海,令人感到平静、温暖和可敬可畏,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让所有阅读过它的人难忘终身。」
口碑、销量双丰收,源自于《猎人安布伦》超凡脱俗的质量,让兰登书屋对这部小说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这部小说上市后的表现,也隐隐让林朝阳在美国图书市场凝聚出了一份超越绝大多数作家的「神格」。
六七年间,从最早的《楚门的世界》《梵高之死》,到《舌尖上的中国》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再到最新的《猎人安布伦》。
林朝阳以无可争议的表现击碎了美国出版界对于外国作家的「有色眼镜」。
《猎人安布伦》延续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疯狂销量,充分证明了林朝阳在美国读者当中的号召力绝非是一时的。
最让兰登书屋高兴的是,他们手上仍旧捏着林朝阳的《入验师》《父亲》等几部作品的出版权。
这等于让兰登书屋手里提前握住了几部超级畅销书,躺着就把钱给赚了。
「奖项?」听到这两个字,陶玉书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什么奖项?」
「也没什么,就是个协会奖。」
林朝阳口中的「协会奖」轻飘飘的,实则不然。
在美国文学界和出版界,文学奖项不少,但外国作家有资格参与的并不多。
除了蹭着诺贝尔文学奖而闻名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由美国书评人协会举办的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自1975年举办以来,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一直与普利策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奖项齐名,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
其评选作品的标准多以「被大众忽视的冷门佳作」为主,历来就有爆冷的习惯。
本来前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口碑、销量齐飞,且社会影响力巨大,完全有资格获奖。
可就是因为小说太热门了,导致最后奖项被颁给了当时销量仅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1/50的《我的灵魂永不下跪》。
林朝阳现在对奖项看得越来越淡,当时错过了这个奖项也没觉得有什么。
倒是芦安·瓦尔特和阿尔贝托·维莱塔他们这些出版社的人对此念念不忘,
记忆犹新,今年誓要把这个奖拿到手。
销量、口碑俱佳,却拿不到奖项,对于出版人而言,总感觉不够完美。
不过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每年的提名时间都是1月份,提名的是上一年度的出版作品,因此《猎人安布伦》今年是赶不上了,只能等到明年这个时候。
听林朝阳介绍完情况,陶玉书不由得期待了起来,上次林朝阳得奖都是90年的事了。
在燕京待到初六,因为两个孩子要上学,陶玉书也还有工作,一家人便回了香江。
回到香江第二日,陶玉书见到了从美国来到香江的索尼影业副总裁乔·费尔蒂梅尔。
过年期间,索尼影业透过乔·西尔沃向陶玉书提出了对林氏影业的收购意向,经过几天的思考,又有林朝阳的出谋划策,陶玉书没有直接拒绝这个请求,
而是提出了见面详谈。
陶玉书特地把见面地点选在了柴湾的明报工业中心。
年末林氏影业买了奔达中心,交易完成后先是股价涨了一波,开年租约续约又收了一波租金。
可以说是好处多多,梁伯韬又建议陶玉书给明报企业换个新的办公地,这个提议获得了陶玉书的认可。
梁伯韬最近已经马不停蹄的办理再贷款和物色新物业,香江现在的地产即将进入最火热的阶段,凡是跟地产相关的公司都成了市场热烈追捧的对象。
明报大厦原来是南康大厦,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设施逐渐老旧。
再加上柴湾地处港岛东,这几年才开发,地价低廉,换个办公地可以净赚近3
亿港元的差价,何乐而不为。
明报大厦的购买者不是别人,正是崭新成立的华都置业。
明报企业新的办公地的名字就叫明报工业中心,自前还在装修阶段,陶玉书之所以把见面地点选在这里,就是为了保密。
见面之后,她先是直言不讳的说明了林氏影业的重要性,婉拒了索尼影业的收购意向,然后又对乔·费尔蒂梅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战略入股?」
乔·费尔蒂梅尔没想到陶玉书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来,他满脸惊讶,但很快又镇定下来。
「恕我直言,索尼影业收购林氏影业是有我们自己的战略意图的,入股贵公司,成为小股东,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你指的‘利益」是指帮助索尼影业扭转你们在制片业务上的亏损,对吗?」
陶玉书的话等于是将索尼影业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乔·费尔蒂梅尔却没有丝毫慌张,东拉西扯了一通。
「林太太,我想你可能并不了解,索尼影业远比你想象的强大。
在第64届奥斯卡金项奖的提名中,索尼影业独占1/3名额。我们在美国电影市场的份额占比高达20%。
抛开迪士尼这个动画公司,我们已经是美国电影市场仅次于时代华纳的者—……」
后世国产车宣传总喜欢加各种限定词,其实这不能怪他们,这都是跟欧美国家的「师父」们学的。
乔·费尔蒂梅尔侃侃而谈半天,言辞之间充满了自信,陶玉书却只用一句话就让他闭了嘴。
「可过去4年你们至少亏损了25亿美元!
乔·费尔蒂梅尔闻言脸色惊疑,这几年索尼影业投资哥伦比亚影业是造成了大量亏损,但账面上并没有那么难看。
这件事要直到今年的11月份,索尼影业实在瞒不住了之后才在季度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
投资资产账面额减少27亿美元以及5.1亿美元「处理未结官司和合同赔偿」,
此消息一出整个华尔街和好莱坞震动。
媒体众口一词:索尼影业并购哥伦比亚遭遇了彻头彻尾的失败。
「你这个消息完全是夸大其词!」乔·费尔蒂梅尔强装镇定,否认了这个事实。
陶玉书无所谓的笑了笑,「好莱坞的小道消息总是言过其实。」
乔·费尔蒂梅尔不易察觉的松了口气,陶玉书又接着说道:
「索尼影业想要收购我们,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的财报好看一些,至于制片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很难量化。
只要财报好看了,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对吗?」
品味着陶玉书话语中的暗示,乔·费尔蒂梅尔没有立即开口,思维飞速旋转着。
接下来陶玉书说了半天,乔·费尔蒂梅尔很少插话。
直到最后,他沉吟良久,开口询问道:「还是直接点吧,说出你的条件。我想你也应该知道,这种事不是我可以做主的。」
「5亿美元,10%股份。」
乔·费尔蒂梅尔的笑容有些冷峻,「据我所知,林氏影业目前在港股的市值还不到30亿美元,我看过你们上一年的财报,不管是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的角度,都很难给出这个数字。」
陶玉书表情轻松,「战略投资,重点不在‘投资」,而在‘战略」。」
「明年美国林氏的制片量会提高到5部,其中包括了《黑侠2》《电锯惊魂2》
以及吴宇森导演的新片—」
乔·费尔蒂梅尔越听眼晴越亮,陶玉书口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去年在美国市场上大杀四方的存在。
包括陶玉书提到的吴宇森,从《终极标靶》的一鸣惊人到《断箭》的横扫市场,俨然已经成为好莱坞的当红炸子鸡。
如果这些电影的续作、导演新作能够有索尼影业的参投和发行,对于索尼稳定自身股价、拉升财报表现是有很大帮助的。
哥伦比亚影业的巨额亏损很大程度其实是商誉性的,说白了就是品牌价值受到了损失。
电影公司靠什么拉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不就是靠过硬的作品吗?
想到这里,乔·费尔蒂梅尔脸上不动声色,问道:「林氏影业的制片能力是一流的,这也是索尼影业看重你们的原因。」
「当然。」陶玉书昂着头,对这一点非常自信,「费尔蒂梅尔先生,虽然你是位白人,但既然你现在位索尼工作,应该也能明白亚洲公司在美国文化界发展所遭遇的困境。」
「索尼和林氏同为亚洲企业,我们在美国有着相同的利益诉求,那就是扩张我们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为此,我们可以承受巨额的亏损和高风险,但绝不能忍受失败。
我想在这一点上,索尼与我们应该有着一致的想法。」
在陶玉书说这些话的时候,乔·费尔蒂梅尔已经整理好了思绪,心态重新从容起来。
「索尼影业战略入股林氏影业,是合则两利。
未来我们两家可以在北美市场共同投资、发行电影,以我们林氏影业出众的内容制作实力为索尼影业的业绩增长作出贡献。
有了我们的制衡,你们在与很多好莱坞的知名制作人、导演谈判时,也拥有了更大的谈判空间。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说到这里,陶玉书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像只肥羊!」
乔·费尔蒂梅尔忍不住把一手虚握在嘴巴前,咳嗽了一声,然后战略性喝水这几年索尼以哥伦比亚影业的名义屡屡参投大投资电影,又屡屡血亏,已经成了好莱坞的笑谈。
陶玉书侃侃而谈,将两家公司合作的前景描绘的无比灿烂辉煌,即便是乔:
费尔蒂梅尔本来心有警惕,也忍不住为之动心。
「林太太,我不得不承认,你是个谈判高手。」
面对乔·费尔蒂梅尔的夸奖,陶玉书淡然说了一句谢谢,她知道对方肯定还有话说。
「不过我这次来是来谈收购的事的。你所说的「战略投资」并不是我来此的目的,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陶玉书微微颌首,「我明白。这么大的事,不可能在三言两语之间决定。但我想,你应该将我的这些话一字不差的传达给彼得·格巴和约翰·彼得斯两位先生,又或者是盛田昭夫先生也可以。」
彼得·格巴和约翰·彼得斯是索尼影业的联席ceo,盛田昭夫则是索尼的创始人和老板。
四目相对,乔·费尔蒂梅尔感受到陶玉书的强势,但还是点了点头。
陶玉书说的没错,其实不仅是索尼影业与林氏影业有着共同的诉求,包括他们这一批索尼影业的管理层,也与林氏影业有着同样的诉求。
公司连续巨亏4年,再这么亏下去,他们这些高管都得滚蛋。
而且即便大家都是好莱坞的老油条了,但把投入巨资的索尼影业经营成这个吊样子,恐怕以后他们在好莱坞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至少不会再有索尼影业这样信任他们的大水鱼了。
「从我个人层面而言,我很希望索尼影业能够在好莱坞多一个战友!」
乔·费尔蒂梅尔的表态让陶玉书很满意,看来他听明白了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