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775节
「敢情你打的是这个心思。」
在陈荒煤家待了快两个小时,考虑到他身体不太好,林朝阳婉拒了陈荒煤留饭的邀请,起身告辞。
出门就碰到了刚下班回家的广电部田同志,广电原来归文化部管,现在虽说分家了,但职工们还多住在一个院里。
田同志一见林朝阳,表现的极为热情,聊了几句,竟直接把他拉到了家里。
这会儿正是晚饭时间,文化部大院飘着饭菜的香气,田同志家里也正做着饭,他把林朝阳带回来,还特地让妻子加了两个菜。
「玉书同志没一起回来?」
「没有,公司的事情比较忙,得过年才能回来。」
「哦。」田同志点了点头,又问:「合拍片的政策收紧,对你们林氏影业的影响大不大?」
当领导的就是虚伪,政策你都执行完了,这会儿问有没有影响,让我怎么说?
「没什么影响。」
从92年开始,内地和香江的合拍片变得越来越多,逐渐有滥觞之嫌,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电影制片厂的制片业务。
于是到了今年,广电方面便收紧了政策,严格控制起合拍片数量。
减少合拍片数量,对林氏影业确实没什么影响,陶玉书早就在燕京设立了公司。
还是跟制片厂合作,无非是把合拍片变成内资片而已。
「你们林氏影业的发展这两年是越来越好了,连在好莱坞也站稳了脚跟。上次我跟玉书同志通电话,听她说还要到美国去收购院线?」
「院线是下游的获利终端嘛。好莱坞的情况比国内要复杂,几大制片公司不仅自身有院线业务,也跟三大院线深入绑定。
在好莱坞,有很多独立制片公司经营了很多年,但就是因为不掌握终端渠道,所以始终要给大公司打工,又或者一直没办法发展起来。
我们是外来户,前期只能跟几家大公司合作,让渡出一部分利益,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听着林朝阳的话,田同志缓缓点头,「跟索尼影业合作也是这个缘故是吧?
f
「不错。合纵连横嘛,索尼影业在好莱坞也算是外来户,比我们有钱多了,
日子过的一样不好受,就当是抱团取暖了。」
「那院线的事有动静了吗?」
「有家叫卡麦克的院线,它的影院主要分布在中等规模的非城市社区。卡麦克院线目前在美国21个州拥有105家影院,1124块银幕。」
听到卡麦克院线的规模,田同志有些吃惊,「这么多银幕数?」
「这在美国不算多,三大院线每一家的银幕都是它的数倍。」
「收购这么一家公司不便宜吧?
「1.65亿美元,54%股份。」
尽管心里有准备,可田同志还是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54%的股份就价值1.65亿美元,等于一家全美仅第六大的院线就值3亿美元这比中国电影全年的票房收入还高了许多。
九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如日中天,卡麦克院线在美国属于乡村院线,乡村院线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周围也较少有替代形式的娱乐场所,所以院线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林氏影业收购这家院线,给予了相当大的溢价空间。
陶玉书把目光锁定在美国农村地区空白的市场和日益兴盛的电影需求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也可以避免在大城市中和既有的强势力量进行竞争。
既可以算是「农村包围城市」,也可以算是一种「市场下沉」。
未来林氏院线将会依托卡麦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美国院线,陶玉书的理想是能够占有美国院线至少5%的市场份额。
如此才能在跟好莱坞六大以及三大院线的谈判中立于不败之地。
田同志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表述自己的心情,过了片刻,他才问道:「有了院线,林氏影业在美国可以算得上高枕无忧了。」
「哪有那么轻松啊。美国是现在全世界竞争强度最高的电影市场,那么多的好莱坞大公司虎视,想冲破重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田同志笑着说:「我对玉书同志有信心。」
接着,由同志又跟林朝阳打听了许多林氏影业在美国收购院线的细节。
田同志主管电影业务,自前年他主导了国内的电影改革后,原本一潭死水的电影市场被搅动起来,但形势却称不上有多好,仍旧有许多的问题存在。
其中就有院线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电影院直接由各级发行公司所把控,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的院线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影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吃过饭,田同志才将林朝阳送出了门。
满燕京逛了一个月,感觉素材多的已经用不过来了,林朝阳他才安心下来,
继续创作小说。
12月份,外面天寒地冻,小六部口胡同里的屋子里温暖如春。
林朝阳早起在院子里锻炼了十多分钟,让头脑清醒清醒,吃过了早饭,正打算开始今天的工作,家里的电话却响了。
电话是陶玉成打来的,说是陶希文回国了。
「不走了!不走了!」
林朝阳问是回家探亲还是彻底回国了,陶玉成喜气洋洋的回了这样一句,又说道:「中午东来顺涮锅子去。」
「好。」
通过电话,上午写了两个小时,林朝阳便带着保镖出了门。
一到冬天,东来顺的生意总是好的出奇,几乎每天傍晚都会排队。
中午这段时间能好点,人虽多,但总有位置,陶玉成也是知道这个规律,才把时间选在了中午。
林朝阳几个月在美国时还见过陶希文一面,再见面也没太大的感觉,但陶家老两口和陶玉成夫妻俩却格外激动。
吃饭的间隙,林朝阳问:「回来打算干点什么?」
「还没想好。」
陶希文回答的很实在,他在斯坦福学的是计算机,回国肯定也是要从事相关专业,只是一时还没有个方向。
硕士期间他在惠普实习了半个学期,毕业后又工作了快半年,才下定决心回国。
「可能做软件吧。」陶希文又说了一句,不过语气并不坚定。
如今的互联网方兴未艾,国内也是今年刚刚接入国际互联网。
许多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士都觉得这玩意很好,但对于如何产业化,所有人却都没什么头绪。
但计算机软件这一行就不一样了,从六十年代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国内也是从八十年代末就有了wps这样的开创性通用软件。
以后国内管是计算机还是互联网,要发展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走这条路子总体肯定是没错的。
「你大姑的公司元旦马上就要上线一个亚太新闻网,你要不要去试试?」林朝阳问。
早在几年前,明报企业就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网络新闻出版物《亚洲新闻摘要》,这几年已经在全世界累积了近15万名用户。
而这15万名用户,其中接近98%都是在1993、1994年这两年获得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1993年美国互联网出现了一个堪称伟大的发明一一mosaic浏览器。
这款浏览器可以让用户通过图形化界面便捷访问的网页内容,极大的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
直接刺激了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让美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突破了千万。
明报企业通过《亚洲新闻摘要》所获得的这15万名用户看起来似乎并不多,
却很有可能是传统媒体数字化的重要火种。
为了这些用户,明报企业付出的是每年上百万港元的运营成本,而这些成本哪怕在现在,也完全看不到任何回本的可能。
今年年初,默多克抛出南华早报集团这个诱饵,让陶玉书垂涎不已。
但她最后还是在林朝阳的劝说下放下了这个执念,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陶玉书认可了林朝阳关于未来传统媒体数字化趋势的看法。
《亚洲新闻摘要》一转眼也马上运行快四年了,mosaic浏览器的出现降低了上网门槛,美国硅谷的互联网概念正热,陶玉书也决定了试水互联网新闻领域。
亚太新闻网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我想自己做点事。」
陶希文态度坚定的拒绝了林朝阳的好意,陶玉成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臭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你大姑那么大的公司不够你施展的?」
林朝阳笑着摆了摆手,「他愿意出去闯就去闯闯嘛,年轻的时候不闯什么时候闯?」
陶希武十分羡慕大哥的待遇,「哥,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以为你哥跟你一样,胸无大志?」
他的话刚说完,就被亲妈制裁了,区别待遇不要太明显。
「我胸无大志?你们看着吧,再过十年,我就是下一个章艺谋!」陶希武气势十足的说。
「学录音的也当导演是吧?」
「那怎么了,章艺谋还学摄影的呢。」
欢迎陶希文回国的聚会在说说笑笑中结束,回家的路上,天上飘起了雪花,
天空变得雾蒙蒙的。
回到家的下午,林朝阳听来做客的祝伟说,张暖心罹患了癌症,张暖心是李拓的爱人,也是国内知名导演。
翌日上午,林朝阳来到北医三院,
李拓见他到来,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
「我说你这段时间怎么没露面呢,这么大的事也不说一声。」
「瞎!说了又能怎么样?无非是徒增烦恼。」
李拓的哀伤只在林朝阳面前表露了一瞬,进到病房里,他立马换上了笑脸。
「暖心,你瞧谁来看你了!」
患病中的张暖心脸色苍白、疲惫,见到林朝阳来探病,她勉强撑起笑容。
林朝阳看张暖心状态不好,没有在病房久坐,李拓送他出医院,两人聊了几句病情,并不乐观。
「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林朝阳指的自然是经济上的帮助。
李拓摇摇头,他和张暖心的小家庭在燕京算是条件殷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