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神悦这豪迈大气的模样,真正好看。
  张祯:“同喜同喜。”
  虽然还没上表小皇帝,可这年头,州牧是可以自领的。
  大不了过后补程序。
  说来有些仓促,但冀州牧由她暂时担任,再合适不过。
  别人,她都不怎么放心。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养出大军阀。
  贾诩一拱手,朗声道,“拜见州牧大人!”
  有他带头,吕布这边的部将谋士,全都口称州牧,躬身行礼。
  吕布不用,因为他是大将军,官职比州牧高,看着她直乐。
  田丰、沮授、颜良、文丑等稍一犹豫,也跟着拜见。
  跟袁绍离心的,想着要随大流。
  对袁绍还有忠心的,想着这是旧主的意愿,自当遵从。
  至于袁绍本人,则是瞠目结舌。
  ......你们怎么回事儿,是不是被下了蛊?张祯是个女的啊,眼瞎了看不出来?女的怎么能当州牧,你们为何不反对?还有吕布,张祯今日敢接州牧印,明日就敢跟你散伙!你乐什么乐!
  就听吕布又道,“大喜之事,张大人不发赏钱?”
  张祯:“......发!”
  陈宫、贾诩、荀彧等人也说不能吝啬,必须与民同乐。
  于是张祯向袁绍借十大箩筐五铢钱,准备在州牧府前发放。
  吕布见袁绍不说话,皱眉问道,“袁公不舍得?”
  袁绍:“......舍得!”
  冀州都舍出去了,还有什么不舍得的。
  他只是又一次有了弄巧成拙的感觉,很不爽。
  因了袁绍此前的宣扬,以及吕布阵营后来的歪曲,冀州百姓对张祯并不陌生,对于她接手冀州也仿佛有所预料,竟然不怎么诧异。
  也可能是早诧异过了。
  得知有钱可拿,拖家带口,呼朋唤友,一起拥到州牧府前领赏。
  新任州牧张祯大人真是个好官,竟然给百姓发钱!
  感激颂扬之声传遍整条大街。
  “小的叩谢张大人!”
  “张大人万福金安,步步高升!”
  “大人的恩德,草民铭记于心!”
  ......这是比较正常的祝词谢语,还有些不太正常。
  比如,有人祝她“儿孙满堂,多福多寿”,有人祝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更离谱的是,有人祝她“娇妻美妾,享尽齐人之福。”
  这话张祯没听见,吕布的亲随听见了,飞快跑来告诉他。
  吕布脸一黑,派人赶走那刁民。
  袁绍冷眼看着这喧哗热闹之景,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一转身,回别院继续给长子写信,希望能修复父子关系。
  如今他也唯有此事可做了。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
  叫袁熙去跟张祯说,这钱不用还,若是还了,就是看不起袁家。
  袁尚有些心疼,但也没说什么。
  那十筐五铢钱,并不是来自官库,而是来自袁家私库。
  官库早被吕布接了。
  张祯不跟吕布借,偏跟袁家借,摆明了是要他家破财。
  这女郎长得虽美,心却黑透了!
  用他家的钱财收买人心!
  ——
  张祯自然不能留在冀州,只能遥领。
  与陈宫、贾诩等人商量过后,做出了一系列决议。
  吕布虽也在场,但张祯说什么他都深觉有理,可忽略不计。
  其一,表张辽为冀州将军、镇北将军,负责冀州军事。
  赵云为翊北将军,为张辽之副。
  张辽还需要哪些副将,由他自己提出。
  其二,表荀彧为冀州知州,负责冀州民政。
  他需要哪些官吏,也由他自己选定。
  “知州”这个官职,要到宋朝才出现,为一州行政长官。
  但张祯觉得合适,提前拿来用一用。
  没有人感觉到奇怪,因为在这一时期,本来就有很多生造的官位。
  其三,表田丰为冀州刺史,负责监察冀州官员。
  他的官吏,也由他来选。
  州将军、知州、刺史,齐活,往后各州都可照此办理。
  州牧则要慢慢取消,这种庞然大物,存在就是对朝廷的威胁。
  前两条,谁都没有意见,但说到第三条时,贾诩迟疑道,“田丰此人,我们并不了解。”
  张祯:“我曾听闻,田丰为人刚直。”
  而且,总不能一个袁绍旧臣都不用,总得用一些,以安冀州大族的心。
  历史上,荀彧对田丰的评价是“刚而犯上”,这样的人,正适合做刺史。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没人了,实在是没人了。
  陈宫、贾诩不能动,大将军府挑不出一个能派驻地方的官员。
  所以必须再次下发求贤令。
  袁绍阵营里,可用的她也让吕布征辟了,例如沮授、许攸、荀谌、颜良、文丑、高干、张郃、淳于琼等等。
  先带去长安,慢慢培养,能用了再发到各地。
  还有个麴义,吕布也想要。
  但他跟袁谭一起投公孙瓒了,吕布不好挖人。
  第205章 杀身明逆顺,濡足救危亡
  田丰得知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呆了半晌。
  他既没有打点钱财,也和吕布阵营的人没有交情,不被治罪他就满足了。
  为了冀州官场的稳定,给个小官也在情理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